青海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数字赋能创新、医保政策宣传、经办服务供给,全力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增效,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完成基本医保参保目标任务,参保扩面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多措并举,实现精准扩面。数据赋能和强化保障同向发力,有效促进医保精准扩面。一是聚焦重点“找准人”。积极推进“一人一档”数据库建设,开展基本医保参保人员身份认定、缴费规律、缴费节点等“画像”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数据筛查比对等方式,重点关注断保、漏保和未参保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精准锁定扩面对象,分类施策,确保参保征缴不少一户、不漏一人。二是数据共享“盯住人”。健全完善与税务、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比对,提高动态新增人员数据交换时效和质量,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参保情况“周调度、周通报”,强化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是完善政策“吸引人”。健全完善参保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全力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持续保持80%以上,3219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345种适宜药品纳入特殊药品管理,糖尿病、高血压等26种病种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在全国率先出台藏蒙医院制剂医保目录,当下共531种3200个,累计集采药品990种、耗材100类,平均降幅超55%以上,全民参保积极性充分调动。
坚持政策宣讲,提升参保意愿。健全机制与宣传引导同频共振,确保政策宣传动员全覆盖。一是健全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全国参保扩面联点县尖扎县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网格化宣传管理,及时制定方案,明确6方面25项工作任务,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调度机制,把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具体到事,一盘棋统筹推进8个市州医保宣传工作,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宣传效果。二是丰富宣传形式。积极争取宣传部门支持,利用“视、声、文、网”等各类媒介,对接省政府召开医保专场新闻发布会,制作2部全省医保综合宣传片和100余部政策宣传短视频,大力推行“医保政策进机关”,创新举办“大家谈医保”网络直播,普及医疗保险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变“要群众参保”为“群众要参保”。三是拓宽宣传渠道。结合医保政策“八进”活动,立足省情实际,大力开展参保动员,组建马背宣传员、火车宣传员、人大代表视察员宣讲队,深入牧区一线群众,常态化开展“巡草原、访牧民、进帐篷”活动,以定期走访、巡回送药、宣讲政策等方式,讲清楚医保缴费、讲透彻医保待遇、讲明白报销方式。累计举办宣讲活动50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万份。
坚持优化服务,构建便民模式。线上线下举措双管齐下,以“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参保缴费“满意度”。一是“按需式”帮办服务。依托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银行网点、商保机构、医院药店等资源,全面打造医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推进医保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多层次全领域推进“帮代办+”服务模式,对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等提供“帮代办+上门办”“帮代办+现场办”“帮代办+专项办”等全程一对一服务。目前全省404个乡镇(街道)、4630个农村(社区)建立医保经办便民服务站点。二是“便捷式”网办服务。优化参保经办流程,全力推广青海医保、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APP等掌上办,通过“出生一件事”等联办事项服务集成,实现“不见面”办理医保参保登记事项。与企业经常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建立钉钉交流服务群,提供参保登记、缴费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医保事项“网办率”达95%以上。三是“下沉式”主动服务。组建省市县三级医保工作组,采取进村入户“讲政策”,现场办公“解难题”等方式,通过激励手段,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村医、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培养成为基层“医保明白人”,打通城乡居民医保在农牧区“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