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 青海省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发布时间: 2023-09-25 18:19:35    来源: 价格招采处、医药服务处

  青海省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发挥医保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稳步开展医药服务管理,持续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初步实现患者得实惠、医院能发展、基金可持续。

  深入推进药品耗材集采,实现患者得实惠。稳步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及时跟进新批次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药品集采,适时开展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做好集采协议期满接续,下大力气推进集采结果落地,完成第八批国家组织、十六省联盟等6批次284个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和骨科脊柱类耗材等7批次8类医用耗材落地执行,切实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截止目前,全省已累计落地执行53批次725个药品、29类医用耗材和8类体外检验试剂集采中选结果,节约医药费用30多亿元。同时,以满足群众需求和规范使用藏药为目标,牵头探索组建涉藏地区药品采购联盟,开展联合采购工作。

  深入推进医药服务管理,实现医院能发展。全面落地国家2022版医保药品目录,增补60种藏(蒙)成药、150种藏药饮片纳入目录管理。为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需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藏蒙医疗机构制剂医保目录,将492种2763个品规藏蒙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断提升中医、民族医、诊察、护理、治疗类等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高的项目价格,今年以来新增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439项,89%的调价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累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600余项,在优化医疗机构收入结构的同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对支持医疗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基金可持续。持续实施DRG/DIP付费改革三年行动,在统筹区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全省200余家定点医院实施DRG/DIP付费,通过“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杠杆作用,压缩治疗费用中的水分,医院精细化管理得到加强,平均次均费用下降600余元,平均住院天数下降0.8天,基金使用绩效有效提升,实现病种覆盖率达80%,医保基金支出覆盖率达50%的目标任务,在国家组织的省际间交叉评估中我省获得优秀等次。采取智能审核与人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DRG/DIP付费的审核监管,杜绝因付费改革而出现的推诿重症病人、减少服务量、高靠编码等违规现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0100900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8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