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以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为主抓手,推进“智慧医保”建设,让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一、建成全省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打牢医疗保障发展基础。
2019年按照全省医保信息化建设“一张网、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迅速完成全省医保信息平台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并通过国家医保局审核备案和省发改委立项批准,青海医保信息平台在国家规定的14个子系统基础上,新增全面参保登记、藏汉双语中心等11个子系统,共25个子系统。2021年7月我省医保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启用,上线后,我们不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补短板、强弱项,2022年12月通过国家医保局专家验收检查组评审,为方便全省参保群众看病就医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力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和青海医保APP等公共服务应用,医保服务网厅和APP实名注册用户超过65万人次,激活医保电子凭证620万余人,开通定点医药机构扫码结算业务5000余家,部署医保综合服务终端近1700台,开通家庭共济账户12万余个,亲情账户近9000个。全省累计刷脸结算近8亿人次,使用率超过30%。省人民医院和省藏医院上线医保结算“移动支付”试点,有效减轻参保人员排队“看病就医”“医保结算”等问题。打造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税务、民政等10余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11项医保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部署DRG/DIP管理子系统,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纵深发展。落地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常态化监管,为深化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提供支撑。
三、全面落地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提高医保基金监管效能。
建设全省统一的基金监管系统知识库和规则库,落实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全流程监管,针对欺诈骗保行为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等基础信息标准库和临床指南等医学知识库,优化智能监控规则,动态提升监控效能。赋能门诊、门特、住院、治疗、购药等场景的监控、风险识别、预警提醒模式,形成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医药行为监管体系。目前全省90%的医药机构已纳入智能监管系统,上线规则1.3万余条,累计触发事中提醒400余万次,提醒违规近3万次,事中预警违规金额920余万元,全省累计扣除违规金额50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信息化对医保基金的监管作用,做到规范医生“一支笔”,用好群众“救命钱”,管好基金“一本账”。
四、建设医保数据中心云服务,筑牢医保信息化安全屏障。
成立省医疗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制定《青海省医疗保障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青海省医疗保障局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30余项制度,初步形成全省医保信息平台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云,建设“同城双活”和“异地灾备”三个数据中心,切实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和支撑能力。依托现有技术服务力量,开展医保信息平台及网站安全监测、数据库恢复、漏洞扫描等应急响应监测和演练,提升数据和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2022年对全省8个市州45个区县医保局、4200余家两定机构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开展专项检查,全力保障医保信息平台安全。